欢迎光临北京北大宝石鉴定中心有限责任公司

科研成果
鉴定业务
电       话:

010-62760026

010-62759084

13241471624(微信同号)

邮       箱:

pkugac@pku.edu.cn

联系地址:

北京市海淀区海淀路5号北京大学校内9区

邮政编码:

100871

培训咨询
电       话:

010-62756802

13126597802(微信同号)

联系地址:

北京大学畅春园1号二楼204室

邮       编:

100871
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科研成果

实验室见闻|局部填补的翡翠(处理)手镯

实验室见闻|局部填补的翡翠(处理)手镯

      翡翠,自古被誉为“玉石之王”,是东方美学的载体。翡翠的瑰丽天成既是地质演变的杰作,又深深浸润着中华文明“道法自然”的哲学精髓。伴随消费市场需求的激增与优化处理技术的快速发展,翡翠的“优化处理”逐渐成为行业内外热议的焦点。近日,本实验室就收到一件“特殊”的翡翠手镯样品——局部经填补的漂白、充填处理手镯(图1),检测人员通过红外光谱分析、显微镜下观察、荧光观察的检测手段,揭开了它的“伪装面纱”。

一、红外光谱仪器测试与分析:


      测试使用的红外光谱仪器的型号为TENSOR 27,测试条件:扫描范围400~4500cm-1,分辨率为4   cm-1,样品和背景均进行32次扫描。红外光谱(反射法)对手镯进行测试,图谱指纹区显示1172cm-1、1083cm-1、948cm-1、589cm-1、526cm-1、465cm-1附近的谱峰(图2),其中1172 cm-1、1083cm-1、948cm-1由SiO4四面体反对称伸缩振动引起,589cm-1、526cm-1、465cm-1附近的谱峰为Si-O的弯曲振动与M-O伸缩振动的耦合振动导致,以上吸收谱峰符合翡翠主要矿物硬玉的特征红外谱峰。

      红外光谱(透射法)测试显示经漂白、充填处理翡翠典型的环氧树脂吸收谱带(图3):近红外区为4057cm-1附近,中红外区位于2479 cm-1、2529cm-1、2595cm-1、3033cm-1附近。其中4057cm-1处特征吸收峰归属于环氧树脂芳香族环上C—H键的振动,位于3033cm-1处的特征吸收峰由苯环C—H键的伸缩振动引起。在2400~2600cm-1波段出现的2479cm-1、2529cm-1和2595cm-1的3个吸收峰是由烃基和烯基过度吸收导致的,证实翡翠手镯充填树脂较多。

      手镯填补部分的红外反射谱图显示了1088cm-1、793cm-1、465cm-1附近的玻璃特征谱峰(图4)。其中1088cm-1(附近)特征谱峰归属于Si-O反对称伸缩振动,793cm-1附近谱峰由Si-O对称伸缩振动导致,465cm-1附近谱峰由Si-O-Si弯曲振动引起。红外检测证实手镯填补部分的材质为玻璃,与手镯主体材质(翡翠)不同。

二、 显微镜下观察:


      翡翠经过强酸性溶液浸泡后会溶解杂质,使其基底变白,矿物颗粒间隙变大,结构相较于天然翡翠变得松散,手镯整体呈蜡状光泽。用顶光源观察手镯表面,可见酸蚀网纹和边缘较圆滑的凹坑(图5);手镯填补部分(玻璃)与翡翠主体表面存在明显光泽差异且填补界限清晰(图6)。用斜向照明方式观察手镯填补部分,内部可见气泡,在填补部分(玻璃)与翡翠主体接触面也存在浑圆气泡,为玻璃高温熔融后冷却收缩所致。

三、荧光观察


      使用365nm荧光手电筒照射翡翠手镯样品,手镯整体呈强蓝色荧光(图7),符合环氧树脂充填的荧光特征;填补部分(玻璃)呈强蓝白色荧光(图8),荧光强度比翡翠主体强,易于观察。

      温馨提示:建议大家在出具相关证书报告时,应确保由正规检测机构提供。对于本文内容的任何不足之处,请提出建议。